上一章: viewtopic.php?f=56&t=674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67932710101e47y.html
第十一章 亲临诺贝尔奖发布现场
国庆过去不久,10月8日,星期一,是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发布的日子,作为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学生,自然有福利去亲眼目睹新闻发布会的实况,这也是闻婷当初选择来斯京留学的原因之一。
上课的休息时间,闻婷,刘洋,陈曦和宋岩还有几个班上的同学偷偷地从教室溜了出来,直奔发布会的现场,位于校门口的Nobel Forum。Nobel Forum是个小礼堂,门脸虽然极其朴素,但是这里是专门用来做一些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场所,学术氛围极其浓厚。礼堂门口的一个角落,有一个小小的诺贝尔半身铜像,不留心的话,根本不会注意得到,这种质朴的格调或许也反映出了北欧人的低调冷艳吧,面子永远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内涵,就像质朴实用的宜家家具,或是像舒服耐用却不怎么好看的Ecco鞋,还像能经得起千锤百炼的诺基亚手机。
瑞典一个弹丸小国,全国人口还不如哈尔滨一个市的人多,却有着齐备的轻重工业和世界知名品牌,电信业有爱立信,汽车有沃尔沃和萨博,家具业有宜家,制药业有阿斯利康,还拥有世界上数一数二大的铁矿山和最先进的铁矿开采中心,甚至包括武器也有世界知名的JAS-39鹰狮战斗机,再加上这个代表世界学术界最高水准的诺贝尔奖,仔细想想不禁让人无比佩服。不过就像当初B哥所说,新一代瑞典人的慵懒已经渐渐腐蚀了他们,现如今瑞典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已经远不如前,老一辈踏实勤奋低调的瑞典人创造的那个黄金时代已经渐渐远去了,留下的是一个问题多多的很复杂的瑞典社会。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瑞典依旧在世界最幸福国家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闲话又扯远了,闻婷他们到达Nobel Forum的时候,门口已经排起长长的队伍了。快到点的时候,大门打开了,然后人流缓缓经过走廊进入发布会礼堂,走廊顶端还有一台电视可以看到会场内部的情况。闻婷他们四个人刚刚跨进礼堂,门就被关上了,礼堂里的观众已经满员。后面排队的人就只能从电视屏幕上观看发布会的现场了。闻婷怀着激动和庆幸的心情,环顾了一下四周,只见头几排坐满了记者,后几排架满了摄像机和照相机,中间几排坐的都是观众,台上一排桌子,估计是诺贝尔评审委员会成员的席位吧。作为最后进门的人,闻婷他们只被安排坐在了过道地上,不过这也不影响他们兴奋的心情,毕竟这是在第一时间听见诺贝尔奖的发布,没有卫星传播的延时,没有摄像机镜头的限制。
十一点半到了,诺贝尔评审委员会的成员从台边的大门里徐徐走出并就坐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在发布台上用好几种语言宣布了这届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由Mario R. Capecchi, Martin J. Evans 和 Oliver Smithies三个人共享,以表彰他们在利用胚胎干细胞进行转基因研究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说实话闻婷也不知道这三个人到底是谁,是哪国人,但是说起小鼠的基因敲除技术,她还是依稀能背得出来的,毕竟这是大学里分子生物课的一个重要考点。之后是幻灯片对三个人的研究做的一个简短介绍,然后就是记者问答。感觉记者们基本上是什么都不懂的,只是针对动物转基因研究到底有什么对人类有什么贡献或是潜在什么样的危险,还有针对动物实验伦理道德之类的话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发问,听得闻婷昏昏欲睡的。
发布会结束了,大家陆续走出了Nobel Forum,并得到了一份彩色打印的新闻发布报告,之后一切恢复平静,和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不过闻婷心理还是很开心的。后来她还听说12月份获奖者来领奖的时候有可能会在学校安排一次演讲,这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不能错过。
诺贝尔获奖者的演讲是要11月份在学校的书店排队领票的,虽然是免费,但是名额有限,且每人限制最多领两张票,很快就被领光了,闻婷他们虽然去排了队,但是很不幸没有领到票,很遗憾地错过了那次演讲。不过这又是后话了。
下一章: viewtopic.php?f=56&t=6885
作者授权北欧天空独家转载,瞎转必揪